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小時候的夏天,常常還沒天亮,就跟著爺爺奶奶出門批菜。
凌晨三點,整座城市還沉睡在夢境裡,市場卻已亮起微弱的黃燈,時而伴隨著模糊的交談聲。
有時白天在菜園裡幫忙採收,指尖沾著泥土的濕潤;
有時坐在菜車上,伴著車輪輕輕顛簸,呼呼大睡。
再大一點,就開始學著在校門口擺攤賣菜,陽光灑在上面的時候,整個菜籃都閃著新鮮的光。
或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,
對市場樸實熱鬧的喜歡,對蔬果與花交織的細膩觀察,
悄悄地在心底埋下一顆種子,日復一日,慢慢地生了根、發了芽。
想把記憶裡那些平凡卻熟悉的東西——竹籃、鐵盆、塑膠袋、紅蘿蔔、青蔥、芹菜……
再一次端上創作的檯面,與花共舞一場實驗。
於是,有了這個創作計畫的名字《菜籃實驗室》。
把花藝從展場、攝影棚裡輕輕拉回日常,拉回那個滿是笑語、吆喝聲與濃郁人情味的地方,菜市場。
——— ✧ ———
將童年回憶裝進菜籃裡
實驗室 001-005
——— ✧ ———
不再是一次性垃圾
實驗室 006-008